
關於走營的基本資料,可參考小弟另一篇走營文章 鳳凰徑全走走營
比較起鳳凰徑,麥理浩徑全走的難度可說是大升級,除了距離由70公里增加到100公里外,更重要的是麥理浩徑上山落山的幅度遠比鳳凰徑為多,因此挑戰麥徑全走前,最好先完成鳳凰徑全走評估好自己的體能是否合適。
首先可參考官方漁農署郊野樂行麥理浩徑的資料
路段 |
距離(公里) |
需時(小時) |
難度 |
1 |
10.6 |
3 |
* |
2 |
13.5 |
5 |
** |
3 |
10.2 |
4 |
*** |
4 |
12.7 |
5 |
*** |
5 |
10.6 |
3 |
** |
6 |
4.6 |
1.5 |
* |
7 |
6.2 |
2.5 |
** |
8 |
9.7 |
4 |
** |
9 |
6.3 |
2.5 |
* |
10 |
15.6 |
5 |
* |
以三日兩夜為目標的話,大概每天要走33.3公里,再加上營地及補給點選擇較少,行程規劃的靈活性不多,相信一般麥徑全走三日兩夜的規劃如下:(本文只討論官方營地)
第一日
麥理浩徑第一段至第三段,約34公里
事先在西貢或其他地方食早餐,之後搭車往北潭涌正式開始,北潭涌有士多及廁所可作最後整理。之後麥理浩徑第二段沿途西灣、鹹田、大浪村及赤徑(假日開放)都有食肆,可視乎當時狀態慢慢選擇。麥二終點北潭坳有公廁及汽水機,最後完成麥徑三段到達水浪窩有營地紮營,水浪窩近馬路亦有廁所及汽水機等補充水源。
第二日
麥理浩徑第四段至第七段,約34公里
第二日可說是最艱難的一天,麥理浩徑第四段是麥徑中最難的一段,由於麥四消耗不少,最好準備定乾糧中途補給。走到中間點獅子亭雖然有士多補給,但留意熱食只有杯麵及魚旦燒賣等輕食。麥徑五六段相對易走,但可恨的是麥徑第五六七段中途是沒有官方營地,要走過針山草山到達鉛礦坳才有營地,鉛礦坳營地有廁所補充水源。
第三日
麥理浩徑第四段至第七段,約32公里
一開始要先挑戰大帽山,於大帽山段終點有蓮姐士多,但熱食都是杯麵及魚旦燒賣之類。之後的行程大部份都是馬路為主,難度不高,只想加快腳步盡快完成。
麥理浩徑各段難度分析:
第一段:遊記按此
十公里九成都是馬路平路,不折不扣的熱身路段
第二段:遊記按此
開始提高難度,最困難是要由海平面上海拔314米的西灣山,之後西灣、鹹田、大浪村及赤徑(假日開放)都有食肆,可視乎當時狀態慢慢選擇給點
第三段:遊記按此
麥理浩徑第三段是麥徑中難度較高的一段,需要行走三上三落的山勢,全程沒甚平路可言,還好完成麥三便終點在望,可以休息
第四段:遊記按此
麥理浩徑第四段是麥徑中最難的一段,距離長,上落多,無補給,即使完成第四段,緊接的麥五初段都不見得輕鬆,直至到達飛鵝山道為止
第五段:遊記按此
麥五初段仍是無窮上山路,直至走到飛鵝山道才有休息空間,中途沙田坳道獅子亭有士多補給,之後路段上落坡幅相對較少,可以慢慢重整步伐
第六段:遊記按此
第六段是麥理浩徑中距離最短的一段,難度都不高,慢慢回氣準備挑戰針山
第七段:遊記按此
第七段有麥麥理浩徑一大難關針山,在體力有損耗的情況下針山是有點難度,之後草山的路段還好是馬路為主,慢慢走到終點鉛礦坳便有營地休息
第八段:遊記按此
第八段可說是行程的最後大佬,由約海拔400多米的鉛礦坳一直走到約900多米的大帽山,不過比起麥四都只是小巫見大巫,第八段終點有蓮姐士多及廁所,可在此作最後補給,不過之後路段難度都不高
第九段:遊記按此
第九段全程馬路,加上八成都是平路或下山路,沒有難度可言
第十段:遊記按此
第十段與第九段相似,九成是水泥路,但大棠一段有上落,而且千島湖清景台附近人潮不斷,默默地走無盡的水泥路終於都到達何福堂,完成一百公里的麥理浩徑
香港山誌 : 香港山誌 : https://ww.hillmanblog.com/
Facebook : 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hillmanblog/
Instragram : https://www.instagram.com/hillmanblog/
0 Comment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