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魔鬼山 (貓頭鷹石.砵甸乍炮台)
路線
油塘港鐵站>高超道>貓頭鷹石>魔鬼山碉堡>將軍澳華人永遠墳場>安聯古道>砵甸乍炮台建築群>鯉魚門石礦場>鯉魚門三家村>油塘港鐵站
難度
★★★★☆
距離
約5公里
時間
約3.5小時
補給
起點油塘港鐵站一帶有食肆
終點鯉魚門有士多食肆
交通
起點 / 終點
油塘港鐵站 路線地圖 (顏色是高度,紅為最高,藍為最低)
路線高度圖表 (數值只供參考)
魔鬼山又名炮台山,魔鬼山之名因此山於清朝被海盜李萬榮所佔,居民不敢接近而得名;
而炮台山的名稱則是在二戰時,英國政府在此建設保衛維港航道軍事設施而命名,現時山的官方名稱為炮台山(Devil’s Peak)
而早在1898年英國租借新界時,英國政府已看中魔鬼山的戰略價值,因此於魔鬼山一帶建設了一系列軍事建築,並於1902年落成啟用,當中最大型的建築有魔鬼山山頂碉堡,歌賦炮台(Gough Battery)及砵甸乍炮台(Pottinger Battery)兩座炮台。
炮台山交通方便,風景優美,是九龍區最熱門行山路線之一。難度方面,今次遊記會走較為偏門的魔鬼山景點,路線會以非官方路徑為主,雖然路線開發度不俗,路胚頗為清晰,但留意中途支線錯綜複雜,另外貓頭鷹石及砵甸乍炮台下降到鯉魚門石礦場亦頗為崎嶇,建議與有經驗人仕同行。
高超道墳場入口起步
前行不久見左方邊引水道梯級
上梯級再左走上山往貓頭鷹石
第一個分支向右走
第二個分支向左走
遙望魔鬼山西崖
貓頭鷹石,相當神似
欣賞完貓頭鷹石便繼續上山接回郊遊徑
之後上魔鬼山山頂碉堡
魔鬼山山頂碉堡雖然缺乏維修保養,幸好仍保留得相當完整
山頂的風景十分不俗
遊覽完畢後向墳場方向下降,下降山路的入口要在堡壘的「上層」才可找到,道路的位置參考圖片
接回衛奕信徑,之後左走往將軍澳華人永遠墳場
到達墳場,走梯級下降往馬路
到達馬路向右走
此路口繼續前行,另外路口前的靈灰閣設有廁所可以使用
前行不久再落梯級,下方水泥路便是安聯古道的入口
電纜杆旁水泥路進入安聯古道
安聯古道有明確指示指往鯉魚門
安聯村現有資料不多,現時大部份房屋都已荒廢,但仍有少數人屋住
因此不要亂走以免誤闖民居被村狗襲擊
離開安聯村,開始尋找碉堡,砵甸乍炮台附近共有三個碉堡
今次遊記會先向左往海邊走
第一個碉堡比較難找,之後有有水泥路便較為輕鬆
砵甸乍炮台附近的碉堡都是「大電視」的設計,應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前為應付日軍而建,可惜三個碉堡都已經倒塌,只剩下基座
此支路走左邊往第二個碉堡
欣賞完碉堡便原路折返回支路繼續探索
支路左走往第三個碉堡
第三個碉堡,留意此碉堡有山路下降往鯉魚門石礦場
今次遊記都會走此路下山,但下山前還要上山探訪砵甸乍炮台
砵甸乍炮台,有兩個炮台基座
另一個炮台基座再要向右邊走
砵甸乍炮台第二個炮台基座
比起在郊遊徑旁邊的歌賦炮台(遊記詳情按此),較偏僻的砵甸乍炮台較少如塗鴉、圍欄等人為破壞,保留得更加原始,更能體會建築背後的戰爭歷史
欣賞完砵甸乍炮台,便返回第三個碉堡,沿山路下降往鯉魚門石礦場
山上俯瞰鯉魚門石礦場
下降往鯉魚門石礦場頗為崎嶇,新手不宜
如果怕應付不來,砵甸乍炮台向上走亦另有山徑往鯉魚門三家村或接回墳場馬路
鯉魚門石礦場,秋冬時,鯉魚門更會有蘆葦草美景
最後離開鯉魚門三家村,步行回油塘港鐵站結束行程
關於鯉魚門一帶有興趣,可參考小弟另一篇遊記 鯉魚門石礦場 有更詳盡介紹
0 Comments